農業機械化:糧食生產的效率保障
廣告
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農業機械代替人力、畜力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,包括耕地、播種、施肥、收割、脫粒等環節,是提高糧食生產效率、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經歷了從單項作業機械化到全面機械化的過程。目前,我國小麥、玉米、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 70%,大幅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。大型拖拉機配套的深耕犁能深耕 30 厘米以上,打破犁底層,改善土壤通氣性和保水性;精密播種機可實現播種量、株距的精準控制,提高播種質量。
聯合收割機是農業機械化的標志性設備,能一次性完成收割、脫粒、清選等作業,小麥聯合收割機的作業效率可達每小時 10-15 畝,是人工收割的 50-100 倍。玉米收割機則能實現摘穗、剝皮、秸稈粉碎還田一體化作業,減少后續處理環節。
農業機械化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,還能搶農時,減少自然風險。在 “三夏”“三秋” 等關鍵農時,機械化作業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作物的收獲和播種,避免因天氣變化造成損失。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發展,大型化、智能化的農業機械不斷涌現,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。
上一篇: 稻田養魚:一水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
下一篇: 土壤改良技術:提升耕地質量的關鍵